研究银行股是许多投资者心中的梦,因为银行股通常被视为稳健、收益稳定的代名词。盲目跟风研究银行股的投资者往往发现自己陷入了“银行学”的深渊,最终发现其实自己只是个“银行存款者”。因此,要真正从研究银行股中获利,我们需要搞清楚这几点。
1. 读懂财务报表,从表里看出银行的健康状况
财务报表是研究任何一家公司的基础,但银行公司的财务报表尤为复杂。需要关注的指标包括资产质量、负债水平、资本充足率、不良贷款率等。这就好比我们看一个人的健康状况,不仅要了解他的体重、血压,还要看看他的免疫系统是否强大。
在资产质量上,不良贷款率(NPLs)是关键指标之一。如果一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过高,说明其贷款资产质量不佳,这可能会导致银行资产出现损失,进而影响其盈利能力。我们用最简单的方法描述就是:如果你拿去的钱有10%没法要回来,那你自己的收入也很难增加。
不良贷款率公式:(次级类贷款+可疑类贷款+损失类贷款) / 总贷款金额 × 100%。
这就好比你借给别人100块钱,结果有10块钱根本收不回来,那么你借出去的钱有10%要打水漂,剩下的90%才是真的收益。而如果这个比例超过2%或者3%,就说明这家银行可能需要加强风险管理,因为这个比例偏高可能会导致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影响。
负债水平则影响着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贷款资本支持。资本充足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,它展示了银行作为机构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。这一比例越高,说明银行越稳健。如果这个比例过低,银行可能会面临监管层的要求增加资本充足率,这会限制其业务扩展和盈利能力。换句话说,银行需要储备足够的资金,以备不时之需。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过低,它就像一家没有应急储备金的小卖部,一旦遇到资金链断裂,就很容易陷入困境。
2. 了解市场环境,从外围看出银行的未来潜力
除了财务报表,市场环境也是研究银行股的重要因素。研究表明,宏观经济环境、政策变化、利率波动等都会对银行的业绩产生影响。例如,如果经济增长放缓,贷款需求减少,银行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。同理,如果利率上升,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会增加,但贷款成本也会提高。利率上升会增加银行的资金成本,特别是在贷款利率相对固定的情况下,会导致银行的净息差收窄,从而影响盈利能力。如果银行能够有效地管理其资产和负债结构,以适应利率变化,那么它们仍然可以从利率上升中获益。因此,银行需要在利率上升的情形下采取有效策略,以确保其盈利能力保持稳定。因此,利率上升可能会让银行赚到更多的利息差,但同时也可能增加了贷款违约风险。
3. 分析银行竞争格局,从对手看出银行的生存能力
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,每家银行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。分析这些优势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银行的市场地位。例如,一些银行可能在某些特定市场(如小微企业贷款)占据主导地位,而另一些银行可能在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方面表现出色。比如,你可能发现某个银行在某些细分市场(如小微企业贷款、财富管理等)上拥有明显优势,从而成为你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。如某银行可能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有较强的市场占有率,这可能意味着它在扶持小微企业方面更加积极,从而吸引更多的客户并增加市场份额。
研究银行股绝非一日之功,需要耐心和细心。但是一旦掌握了技巧,你就会发现研究银行股其实也像囤积“银元”一样有趣。